免费炒股配资 公募基金头部变局:广发基金营收掉队,汇添富收入3年近腰斩
非货币型基金作为公募行业创收利器,其规模对公募机构业绩有着关键影响。随着上市公司财报披露,在wind统计的2024年末非货币型基金管理规模排名前十机构中,有9家去年度业绩数据已经浮出水面。
9家机构中,易方达基金是唯一营收破百亿,净利润超30亿的公司,营收、净利润继续稳居第一,然而营收、净利润增速呈现“一减一增”态势。广发基金、富国基金、汇添富基金营收同样负增长,广发基金营收排名较上一年下降两位至第4,汇添富营收已较2021年高点萎缩48.5%。华夏基金营收排名则上升至第2,但净利润被南方基金反超,排名降至第3。富国基金成为9家机构中唯一营收、净利润均负增长的公司。
2024年,公募基金降费已成常态,头部机构营收、净利润增速普遍低于管理规模扩张速度。去年末,多只沪深300、中证500等ETF开始降费,涉及产品规模超千亿,2025年头部机构业绩或继续承压。
广发基金营收掉队
展开剩余85%汇添富营收3年近腰斩
非货币型基金主要包括主动权益、指数型和债券型基金等,由于策略更具差异化,一般管理费率更高,是各公募机构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,也是主要创收来源。
据wind数据,截至2024年末,非货币型基金管理规模前十公募机构中,易方达基金、华夏基金的非货币型基金规模均破万亿,分别为1.34万亿、1.16万亿,其余8家规模基本在5000亿至8000亿范围。
随着A股上市公司财报陆续披露,非货币型基金规模前十公募机构中已有9家公开了2024年“成绩单”,营收均值为64.85亿,同比平均增长3.4%。其中,易方达基金营收121.09亿,同比下滑3.1%,营收连续3年下滑,但营收继续稳居行业第一,同时是行业唯一营收破百亿的机构。华夏基金营收为80.31亿,同比增长9.6%,行业排名较上一年上升1位至第2。
数据来源:上市公司财报,wind
2024年,营收同比负增的公司还有广发基金、富国基金、汇添富基金,三家公司营收同样已连续3年下滑。其中,广发基金营收同比下降5%至72.6亿,排名较上一年下降两名至第4;富国基金营收同比下降4.6%至64.05亿,排名维持第5;汇添富营收下降幅度在9家公司中最大,同比下降10.1%至48.28亿,营收较2021年高点萎缩48.5%。
9家机构中,华泰柏瑞营收增速最高的,同比增长31.6%至23.13亿;南方基金营收增速同样录得双位数增长,同比增长11.6%至75.23亿,行业排名上升1位至第3。此外,招商证券旗下的招商基金、博时基金去年营收增速均不足1%,营收分别为53.08亿、45.89亿。
降费、产品结构调整成行业共性
易方达、广发基金规模扩张20%难掩营收下滑
据wind数据,截至2024年末,9家机构产品管理规模合计10.83万亿,同比增长22.2%;其中,非货币型基金管理规模合计6.84万亿,同比增长29.1%。9家机构营收平均增速远低于规模扩张速度。
一方面,2024年,降费已经成为行业新常态,行业管理费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。以广发基金为例,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末,该公司管理规模同比增加了19.6%,但旗下基金去年收取管理费约58.43亿,同比减少12.2%,凸显费率改革的冲击;此外,易方达基金去年产品规模增加了21.4%,旗下基金收取管理费却同比下降11.5%至92.74亿。
另一方面,2024年,公募基金迎来了产品结构性变化。自去年“924”行情后,指数化投资不断升温,叠加去年债市全年走牛,ETF、债券型基金成为了去年公募基金核心增量,而管理费率更高的主动权益基金却被赎回,多家公募机构在财报中强调在ETF赛道上布局。
华夏基金在财报中称,2024年,公司产品成立数量仍保持行业领先,ETF规模保持行业龙头地位,债券基金、货币基金规模实现强势增长;博时基金指出,2024年,公司重点发展被动指数型基金,以多个ETF产品为突破口,推动ETF业务实现快速增长;产品布局方面,招商基金同样强调了对中证A500ETF等布局。
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下半年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名单,2024年末,股票指数基金规模为1.7万亿,环比增加25.3%;债券类基金保有规模(非货币基金扣除权益基金)为4.69万亿,环比增加13.3%;主动权益基金保有3.15万亿,环比下降6.6%。
不过,2024年,不少机构实现“以价换量”,保住了营收增长。如,据wind 数据,华泰柏瑞管理规模去年末同比增加77.2%,其中ETF规模增长137.8%至4704.12亿;2024年,华泰柏瑞成为9家机构中去年营收最高的公司。华泰柏瑞在财报中指出,2024年末,旗下沪深300ETF规模为3596.27亿,位居沪深两市非货币 ETF规模市场第一。
值得注意的是,招商证券旗下的招商基金、博时基金虽然均强调了对ETF产品布局,但非货币型基金规模去年增速为-2.4%、18.4%,增速在9家机构中排名分别倒数第一、第四,去年两家公司营收增长均不到1%,增长乏力。此外,也有逆风而行的机构,三年营收近腰斩的汇添富基金在财报中提到,2024年,该公司坚持主动权益基金逆周期布局,并持续完善低风险固收类和权益指数基金产品线。
多家基金控成本保持利润增长
华夏基金净利润被南方基金反超
9家机构在营收增速上分化剧烈,在净利润增长方面同样升降不一。2024年,9家机构平均净利润增速为9.6%,高于平均营收增速的3.4%。
其中,华泰柏瑞基金、南方基金净利润增速与营收增速一样,分别维持第1、第2。2024年,华泰柏瑞基金净利润高增45.4%至7.3亿;南方基金净利润增长17%至23.5亿,净利润反超华夏基金的21.58亿,位列第2,华夏基金去年净利润增速为7.2%。
易方达基金在营收负增情况下,净利润保持增长15.3%至39亿,净利润稳居第1,也是唯一净利润超30亿的公司。广发基金、汇添富基金净利润分别为20亿、15.47亿,分别同比增长2.6%、9.3%,均在营收负增下维持净利润正增长。可见,三家公司通过控制成本端,营收萎缩情况下,保持了利润增长。
数据来源:上市公司财报(住:招商基金、博时基金为归母净利润)
招商证券旗下的招商基金、博时基金在营收增速不到1%情况下,2024年净利润均录得负增长,分别下滑5.9%、0.6%,净利润分别为16.5亿、15.15亿;富国基金净利润增速为-3.5%,净利润下滑至17.51亿,成为了9家机构中营收、净利润唯一双双负增长的公司。
南都·湾财社记者注意到,2024年11月,华泰柏瑞基金、华夏基金、南方基金、易方达基金、华安基金和嘉实基金等发布公告,调降旗下部分宽基ETF产品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至指数基金的最低一档费率。年管理费率降至0.15%,年托管费率降至0.05%。
据公告,参与费率调整的产品涉及沪深300、上证50、中证500、科创板50等主流宽基指数。涉及的ETF中有6只规模超过千亿元,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、华夏上证50ETF、华夏沪深300ETF、嘉实沪深300ETF、南方中证500ETF和华夏科创50ETF。
当前,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向纵深推进,有望倒逼行业加速向买方投顾转型。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表示,美国基金销售市场也经历了由“卖方模式”转向“买方模式”的过程,而这一过程也伴随着美国基金产品费率结构的变迁。降费改革有望促进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利益协调一致,更好地吸引养老金、保险资金、理财资金等长期资金配置权益资产,同时加速行业“买方投顾”转型。
另一方面,在多只重磅ETF延续降费情况下,2025年,头部公募机构营收或仍将承压。
采写:南都·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免费炒股配资
发布于:广东省